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北京、山东、内蒙古、辽宁、江苏等多地推广“课间15分钟”,有的地方甚至将课间延长至20分钟,让孩子们有更充分的时间走出教室、走向户外,能够呼吸新鲜空气,放松大脑,玩得更开心。小小的一道时间管理“加减法”,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去年,部分中小学生课间10分钟被约束的现象被媒体报道之后,引发各界的关注和讨论。针对这一话题,教育部明确表示,中小学校要确保学生课间正常活动。全国各地学校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保障学生的课间活动。延长课间就是从优化时间管理的层面,让学生走出去、动起来的积极探索。
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是学校管理的一个小探索,但却具有以“小切口”撬动学校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功效。延长课间时长所折射的还是学校办学育人理念转变,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的生动体现。
“有一种学习,叫争分夺秒”“争分夺秒精备考,勤学苦练创佳绩”……类似的口号出现在校园内、教室里。抓住每一分、每一秒搞学习,是不少教育者对学生的要求。在这种氛围里,除了上课、刷题等直接服务于考试的事情,其他诸如课间活动、体育课、课外阅读等,都是不重要的,甚至是可以牺牲的。
学生上课在学习、下课在学习,甚至走路、吃饭都捧着课本、习题集。这无疑是一种过于致密的时间安排。它以牺牲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代价,甚至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去追求分数。“小胖墩”“小眼镜”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都与这种争分夺秒的学习模式有关。
令人欣慰的是,“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学校、家长把呵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从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学生课间活动,到出台刚性制度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背后都是育人理念的转变。
简而言之,就是为学生争取一段“不搞学习”的时间,让他们放下书本、走出教室,玩起来、动起来。这不仅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小胖墩”“小眼镜”,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其实也很有帮助。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是常识。经济学里面有一个规律叫“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投入量,会相应增加产出量,但是市场的规模决定了一个峰值,过了峰值之后,再继续增加投入,产出量会越来越少,直到获得的产出不能覆盖支出的成本,投入产出比成为负数,整个经济活动就会进入亏损状态。
放在学习问题上也是如此。当学习时间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即进入疲劳期,继续增加则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负向影响,呈现出边际效益递减规律,甚至还会损害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并不是花费的学习时间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否则过犹不及。
众所周知,学习过程中,向上向善、积极乐观、坚毅持久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而这些品格的塑造,不是坐在教室里刷题就能培养出来的,需要在丰富的生活中去培养、去塑造。
当下,网络上流行着一个热词——松弛感,指的是淡定、从容和波澜不惊的处事风格。既强调无须用力过猛,保持理智清醒、从容自如的心态,也包含保持松弛、学会留白的意思。恰恰是在拥有适当的松弛感的时候,在不急不慢的状态中,能够活出想要的样子、感受到生命的丰盈,进而达到“越松弛、越厉害”的境界。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靠拼时间换分数;踩准成长节奏,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善于留白,不把孩子时间填得过满,让他们有玩耍、放松的时间……这些都是松弛感的体现。
概而言之,呵护学生身心健康,要有挤出时间让学生去玩耍、放松的智慧,有允许学生“浪费”时间发发呆的从容,有“放纵”学生偶尔没有做完作业的淡定……
推而广之,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又何尝不需要一些松弛感?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为例,高度紧张高压的氛围中很难诞生出奇思妙想的创意,很难产出创造性的成果。宽松、包容的土壤,更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不断冒出和成长。
当然,松弛感的营造,不仅仅需要学校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以多元评价体系为学校松绑,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树立更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与学校同向而行,共同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更大的天空。
编辑: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