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学,有的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状况:失眠、嗜睡、头晕、恶心、拉肚子,或者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厌学、焦虑、烦躁等。面对这些“开学综合征”,家长和老师应该如何引导和帮助孩子?8月28日,记者采访了西安市人民医院(西安市第四医院)儿童保健中心心理治疗师齐晶。
“首先要明确,‘开学综合征’不是医学诊断的病症名称,而是指假期结束、开学之初,孩子们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身心不适应状态。”齐晶说。心理学认为,上述不适应的生理表现都是人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将一些不愿面对的、不认同的、被压抑的、不愉快的负面情绪,转换成一些躯体症状而造成的,会持续一段时间。
对于出现“开学综合征”的具体原因,齐晶表示,有的家长认为放假就应该放松,孩子晚睡晚起,作息时间被打乱了,开学后要很快进入固定模式,部分孩子会不适应;有的家长假期给孩子日程安排得很满,导致孩子没有得到足够休息,开学后会出现精力不足的情况。
“上述情况可能让孩子感觉不适,启动自我保护机制。但是经家长、老师的积极引导和孩子的自主调节,多数孩子的症状会逐渐消失,无须过度担心。”齐晶说。
如何破解“开学综合征”?齐晶介绍,首先是调整作息,规律生活。对于“起床困难户”,家长要和孩子提前一天做好安排,尤其是不要熬夜,临睡前避免使用手机。
其次,合理减少娱乐活动,逐步增加运动量。家长应引导孩子“收心”,逐步减少孩子娱乐时间,尤其是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可以用做手工、益智活动代替电子游戏,帮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对于运动少的孩子,家长还需带孩子进行适量运动,以免开学后突然增加的运动量让孩子不适应。
最后,共同拟定新学期计划。家长可与孩子共同制订一个清晰的学习计划,也可以聊聊家庭出游计划等,让孩子对未来有所憧憬,有助于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齐晶特别提醒广大家长,对于适应能力较差或者学习负担较重的孩子,应给予更多关心和陪伴。如果孩子出现持续性的心理或生理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
编辑:张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