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童学会 > 少儿教育资讯 > 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

少儿教育资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3-05-15 15:34:22
[摘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简介!

  一、园区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坐落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处中华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占地200亩,展览展示总建筑面积16000多平方米,包括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6个专业博物馆和树木园、蝴蝶园、中草药园、五谷园及多种种质资源圃等。利用丰富的标本、实物、文物、模型和室外植物以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展现了动物、昆虫、植物、土壤的奇趣世界和农业科技历史,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观赏性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知识大观园,是集标本收藏与展览、园林观赏、科普教育、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旅游景点。享有“农耕文化的中心画廊,最美的科普殿堂”之美誉。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高等院校优势资源和80余年办学实践,积淀了烙印着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精神气质,形成了优秀农耕文化的整体对外表达,集聚了弘扬优秀农耕文化的强大正能量,现已成为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的大观园和辐射地。

image.png

  二、园区发展及科普理念定位

  2005年11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全面建成,全年365天对外开放,经过10余年的发展,累计接待参观者近百万人次,成功地进入高校博物馆建设体系,系统、全面展现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农业科学和历史文化科学发展的重要成果与辉煌成就。其中,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作为目前国内唯一系统展示中国农业历史的大型人文博物馆,馆藏古农学古籍5万余册,农业历史文物3000余件,系统展现了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辉煌成就,探索出了一条“溯农源”、“彰农本”、“兴农学”、“践农行”的优秀农业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新路子。

image.png

  溯农源,通过对中国农耕文化源头的追溯,增强对农耕文化及农业文明的认同感。一是举办“同根同源”文化交流活动。从2007年起,连续举办海峡两岸高校学生暑期“同根同源”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化和艺术交流、增进台湾大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促进海峡两岸学子价值取向的统一和思想观念的融合,激发中华青年携手同心、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的青春风采。二是举办华夏农耕文化渊源体验营。围绕“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考据”、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主题,集中展示中华民族辉煌的农耕文化和近年来祖国农业科技发展,进一步增进海峡两岸大学生思想交流与文化融合,增强台湾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三是举办主题教育活动。以新生入学教学和毕业生离校教育为契机,组织学生及家长参观博览园,在感知优秀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的同时,增强对优秀农耕文化及农业文明的归宿感,激发学生自觉弘扬农耕文化的信心和勇气。

image.png

  彰农本,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弘扬我校“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宗旨。博览园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注重在农耕文化彰显农业文明,实现农耕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励人,培养家国情怀和追求卓越的科学精神。一是注重农业文化的宣传阐释。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不是简单的对中国农耕文化及创造的农业文明的复原,而是突出了农耕文化在推进农业文明对当下社会发展的深刻反思上,如在讲解古代丝绸之路时,注重与对推进新形势下“一带一路”的启发,引导师生在感悟古代农业文明辉煌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自觉认同。

image.png

  兴农学,拓展文化传播的覆盖面,让博览园成为科普教育和先进文化辐射的窗口。博览园现为“全国百所学校共建科普教育基地”,是400余所大中小学的教学实习和科普教育基地。为充分发挥博览园社会教育功能,拓展优秀农耕文化传播的覆盖面。一是开发适合青少年群体的科普教育手段,通过组织科普小小讲解员选拔大赛、昆虫艺术品设计大赛、你好·地球——码上知天下等活动,形成有质有形、有声有色的直观生动的教育功能。二是“走出去”,公益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巡展巡讲,配套科普主题展板、设备仪器,专家教授团队讲座互动,累计开展活动1500余次,500万人接受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传播科学精神。三是“请进来”,通过举办季节档四季专题活动,“播种春天”春耕主题活动、蝴蝶文化季、昆虫音乐季、暖冬公益爱心筑巢以及各类主题活动等传播农耕文化的魅力。四是拓展宣传教育的空间,博览园通过举办全国主流网媒齐聚博览园、国内著名摄影家走进博览园、陕西著名作家走进博览园、陕西卫视“丝绸之路万里行”、华商网“拍遍陕西”等活动,提升博览园文化气息。五是体验中华农耕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以弘扬古代农耕文化为主题开展文化教育,让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能够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

image.png

  践农行,拓展文化传播的层次和水平,为“三农”发展注入新的时代内涵。博览园通过依托学校开展农耕文化的研究,为文化的传播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一是培育文化支撑。博览园加强科普宣传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科普宣传的内涵和水平。现有科普中心专职科普人员9名,骨干教授团队10人,先后聘任学校 8名教授兼任各馆馆长,聘任专家科普志愿者20余名,大学生科普志愿者300余人,形成了集宣传与育人为一体的展示平台。二是加强博览园农耕文化的智库建设。博览园依托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外聘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32位国内知名专家担任顾问,先后主办学术期刊5种,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出版著作45部。

image.png

  三、博览园科普主题资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农林博物院)坐落于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占地200亩,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展览展示面积约1.9万平方米,包括昆虫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土壤博物馆、植物博物馆、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中国葡萄酒博物馆(建设之中)等7个专业博物馆和蝴蝶园、树木园、中草药园、五谷园及多种植物种质资源圃等,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农业主题博物馆组群。博览园利用丰富的标本、实物、文物、模型和室外植物以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展现了动物、昆虫、植物与土壤的奇趣世界和中国农业科技历史,是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农业科技知识大观园,是集标本展览、园林观赏、科普教育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科技旅游景点,享有“农耕文化的中心画廊,最美的科普殿堂”之美誉,先后获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首批“国家国土资源科普基地”、“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首批“全国中小学科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国家4A级景区”等多项荣誉。

image.png

  1.昆虫博物馆

  创建于1987年6月,是中国第一个国立昆虫博物馆,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总建筑面积7000多平方米(展览面积3600平方米),分为展览、收藏和科学研究三大部分,收藏有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20多万号。

image.png

  2.动物博物馆

  200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4300余平方米,收藏8000余件极为珍贵的动物标本,包括大熊猫、羚牛、藏羚羊等一大批国家级保护动物,还收藏有披毛犀、恐龙蛋等珍稀古生物化石。

image.png

  3. 土壤博物馆

  200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展览面积800平方米。是国内目前收藏我国土壤剖面最多的专业博物馆,收藏全国各地的典型土壤剖面240多个,矿物岩石及其它土壤标本2000余件。

image.png

  4.植物博物馆

  始建于1936年,总建筑面积4400平方米(展览面积3200平方米),收藏植物标本55万份,植物模式标本300余份,植物生态照片3万余张,木材标本2000余种,是目前国内馆藏量最为丰富的植物标本馆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收集最全、规模最大、建馆历史最为悠久的植物标本馆。

image.png

  5.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

  2006年10月建成对外开放,总建筑面积4840平方米(展览面积4600平方米),馆内珍藏线状古籍5万余册,其中善本文献20余种,陈列农史文物和农具2000余件,全面系统展现中国农业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与辉煌成就。

image.png

  6.于右任教育思想纪念馆

  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于右任教育思想为主题的文化纪念馆,展览面积200余平方米,集中展示颂扬于先生“教育救国”思想和力图“民族复兴”的丰功伟绩。通过大量珍贵历史文献资料、图片、实物、视频展示和场景再现的形式展开陈列。馆内收藏与于先生有关的标准草书、碑文、拓片、诗词、传记等书籍及文本100余册,及大量书法作品。

image.png

  7.蝴蝶园

  是昆虫馆的室外展示部分,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蝴蝶园。蝴蝶园种植有蝴蝶的寄主植物20余种,蜜源植物30余种,园林观赏植物10余种。蝴蝶园的寄主植物和蜜源植物大多数来自秦岭、巴山和广西、云南、海南、安徽等蝴蝶自然生态栖息地。在蝴蝶园可以系统看到蝴蝶经过卵、幼虫、蛹到成虫生长发育的四个阶段。

image.png

  8.树木园

  面积近100亩,现保存北方及南方树种计百余科约800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野生树种7科8属10种,如享誉中外的国宝树种“中国鸽子树”珙桐,植物“活化石”水杉等;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树种14科17属21种,如水青树、连香树等;陕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树种16科16属16种,如庙台槭、秦岭冷杉等;我国特有树种17科21属22种,如杜仲、油桐等。建成数字化树木园,现已上线运行。

image.png

  9.中草药园

  面积2277平方米,现种植和保存各类常见药用植物37科87种,其中木本9科9种,草本32科78种。

image.png

  10.五谷园

  面积1125平方米,主要种植展示我国北方各地的农作物9科32种。

image.png

  11.农耕体验区

  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配备有辕犁、耙、耱等传统农耕活动的各类农具以及秋千、平衡木、跷跷板等各类农耕休闲拓展设施,师生可在此亲身体验耕、耙、耱、锄等农耕活动的各个环节,并体验农耕活动和农耕休闲拓展带来的厚重的中华农耕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image.png

  12.DIY创客空间

  位于动物馆二楼,面积约为200平方米。师生通过亲自设计、制作蝶翅画,感受蝴蝶等昆虫之美,通过植物日记、超微观察、解剖结构观察等了解生物的奇趣世界,从而产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自觉性。

image.png

编辑:张芬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火热来袭!2023国际博物馆日陕西青少年探访高校博物馆启幕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