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首页 > 童学会 > 少儿教育资讯 > 正文

“孩子必须出趟国”?这股攀比风该刹刹了

少儿教育资讯 2018-08-09 19:12:56
[摘要]前些天,有位浙江杭州的妈妈在网上发帖,说全班只有自己孩子没出过国,参与讨论者众多。有些父母表示了同样的烦恼,而更多的网友表达了自己也做不到的无奈。这一事件跟去年流传的《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处。教育支出在现代家庭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上不封顶的教育之路,让家长们不知该在哪个节点为付出喊停,唯恐耽误孩子前程,但也不得不考虑自身负担。

      每到暑假,舆论场上总是流水的新闻热点,铁打的教育话题。

  前些天,有位浙江杭州的妈妈在网上发帖,说全班只有自己孩子没出过国,参与讨论者众多。有些父母表示了同样的烦恼,而更多的网友表达了自己也做不到的无奈。这一事件跟去年流传的《月薪三万,撑不起孩子的暑假》一文,有异曲同工之处。教育支出在现代家庭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上不封顶的教育之路,让家长们不知该在哪个节点为付出喊停,唯恐耽误孩子前程,但也不得不考虑自身负担。

  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样的“纠结”引发了这场焦虑。

  新闻回放

  郑州全职妈妈李红的儿子上初中二年级,学校组织了暑假留学交换项目,去英国十几天,费用近4万元。

  “虽然学费太贵我们也舍不得,但是他们班一半同学都报了,我家孩子也得去。”李红说,她支持儿子参加这个项目,因为游学路线是去英国名校参观学习,不仅能开阔视野,还对英语口语有所帮助。

  今年暑假,她还为儿子安排了3门“一对一”补习班。“我也很心疼孩子,但是我对学习这件事一点不敢怠慢,多花点钱没问题,但是别人家孩子有的,我家孩子也要有”。

  无独有偶,据杭州当地媒体报道,一名六年级小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国游学活动,这是他第一次出国。家长表示这次是“被逼急了”,“现在才知道,儿子小学6年,全班竟然只有他一个人没出过国。”

  在微博上,“全班只有儿子没出过国”成了热搜话题。

  在郑州一家辅导机构,另一位家长王女士听老师介绍了一圈暑期课程。“我们这边一对一的授课效果最好,1小时280元,报200个课时1小时260(元)。”这位老师说,“您的孩子现在已经比别人落后很多了,这个暑假他一定要补课赶进度。”

  王女士的儿子在私立中学就读,在班里能考到第五名,但在这位辅导机构老师口中,这样的成绩在郑州“一抓一大把”。

  王女士听完辅导老师的话开始焦虑,但是当天并没有给孩子报补习班,原因一方面是知道孩子讨厌上补习班,另一方面是价格一时无法接受。

  “现在的补习班太贵了,万一孩子没学到什么就是在浪费钱,但是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我回去和他爸商量一下。”王女士说。

  “再穷不能穷教育”道出了许多家长的心态。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给。记者走访中发现,市面上的辅导班五花八门,大致分类有补习班、兴趣班和游学夏令营等。上课形式也令人眼花缭乱,有大班课、小班课和“一对一”授课等方式。

  而补习班和兴趣班的价位也是天差地别,在郑州,价格低的号称仅需1元就可学习整个暑期课程,价格高的1小时500元不止。游学夏令营花费更高,郑州某私立中学的20天游学交换夏令营,需要39800元。

  如此“天价”,真的有人埋单吗?

  为了孩子付出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力的家长不在少数,目的都是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既然“别人家的孩子”都在补习,就要努力创造各种机会,让自家孩子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

  记者采访了解到,学生和家长选择报补习班的原因有三个:

  一是教育资源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大多在城内重点学校,而大多数农村教育资源贫乏,一些学生希望从校外获得补充。

  二是考试制度的不完善。为了适应一些中学入学考试“超纲”要求,学生不得不参加校外补习班。学校授课的速度往往取决于班级里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就使得一些学生需要额外辅导,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则通过校外补习进一步提高成绩。甚至有学生需要通过辅导班提前学习高年级的知识,以在考试中占得先机。

  三是提升素质的需求。素质教育时期,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很多家庭希望通过课外辅导班来提高孩子素质。

  2018年农历新年刚过,教育部等四部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聚焦6类不规范行为,要求停办或整顿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有照无证的教育培训机构,纠正培训机构具有应试导向的学科类培训,禁止培训机构组织竞赛并与招生入学挂钩等。

  但是暑假补课市场的“繁荣”,与现实需求量大有关,政府在减负,家庭却在增负。此种情况下,一些辅导机构的价格飙升,但只重宣传,教学质量存在“泡沫”。针对这种现象,河南大学教师马翠轩认为,辅导班兴起:一是跟现行的“分数决定命运”现状有关,以分数为唯一标准的中高考更成为家长心中痛点;二是跟教学机制有关,寒暑假长达三四个月,家长要工作难以照顾孩子。“其存在有一定合理性,但政府应加强监管其办学质量和收费标准”。

 

  专家视点

  小小年纪就能走出国门看世界,是这代孩子的幸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考量新生代孩子的教育水平,自然不能拿上一代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的教育投入增加,是国民消费水准提升的体现,也是家长消费观念升级的体现。孩子首次出国年纪不断提前,代表着社会正良性地向前发展。

  能出国固然好,不过也没有必要渲染焦虑,为社会设立某种不切实际的参照坐标。作为杭州人,笔者看到身边同事的孩子并非每个都出过国。新闻中孙女士也提到,自己儿子是在杭州一所民办学校,学生家庭条件都很好,这类学校的学生状况不具备普遍参照意义。这一点,舆论传播有必要澄清:夸张标题可以引为谈资,却有误导公众之嫌。这些年,海外游学渐成新兴产业,但行业门槛低、缺乏标准等问题不少,高达50%的毛利率也让人质疑某些游学项目的含金量。商业机构很擅长利用家长的攀比心理,培育出虚假的出国需求。

  此外,不得不承认,“出国”在某种意义上象征着家长为教育加码的能力。带孩子出国已经和报班、补课一样,加入了教育“抢跑”的豪华套餐。可惜,这种“抢跑”往往形式大过意义。很多家长让孩子练习舞蹈、钢琴、击剑、骑马的时候,并不追求能为孩子增加什么样的文化艺术涵养,也不考虑孩子是否有志于此,更像在进行某种教育的“集邮”或者“积分”——别人有,我也要有。出国也是一样,动辄几万块,“游”和“学”的比例各占多少?对孩子的文化思考能力有提高吗?都需要打个问号。

  现有教育体系下的各种“必修课”已经让家长心力交瘁,如果还在是否花钱出国这种“选修课”上勉力而为,教育只会更加变味,功利性暴露无遗。没有能力花钱送孩子出国,反而是父母开展教育的好时机,借此让孩子懂得生活不易、父母不易;懂得人生很可能处处受限,自己并非全知全能、随心所欲;懂得要靠自己的双脚走出去。

  带孩子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千百种。在各种局限中探索教育的可能性,是合格家长的必备技能。把所有教育难题都归结为没钱,容易引起共鸣,却未必能直击问题本质。

  值得欣慰的是,在觉得亏欠孩子这件事上,天下父母都是相似的。只要在能力范围内,尽量给孩子输送物质、心智的养料,就无愧做父母的职责。对于那些不断出现的横向比较,还是保持几分清醒为好。

编辑:魏思明

相关热词搜索: 出国风 攀比风

上一篇:暑假已过半,别让孩子继续做这4件事了

表达看法

本地 新闻 娱乐 财经 数码 教育